住朋网住朋网住朋网住朋网
地图找房预约看房
您的位置: 住朋网>资讯>深圳> 花170万盖两栋房出租,3年半回本?带你走进白石洲的历史

花170万盖两栋房出租,3年半回本?带你走进白石洲的历史

来源:深圳住朋网综合整理作者:admin2019-07-31 09:36反馈/举报

有人说,白石洲就像一个“渣男”。

无数年轻的肉体在这来了又走,ta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

从七月份开始,就有不少住在白石洲的小伙伴们陆陆续续收到了搬迁的通知。

花170万盖两栋房出租,3年半回本?带你走进白石洲的历史


如果你从白石洲里走一圈,会发现*近连店铺老板们见面打招呼的内容基本都是:

——你什么时候搬走?

——搬到哪里去?

——哎,我这拖家带口的不知道去哪里

——我家孩子读书也没着落…

——那**地方租金太贵了,开店都赚不回成本。

即便住在相隔几个街区的陌生人,只要聊到拆迁的事情,都会自动熟络起来。

2018年12月28日,白石洲已获得相关部门的正式批复,按照政策规定,两年内必须要完成签约,清租收整、申报实施主体、房屋拆除等工作。

目前确权已完成,房东陆续签约,租客渐渐搬离,纷纷清空房子准备交楼。

花170万盖两栋房出租,3年半回本?带你走进白石洲的历史


这**,终于还是来了。

这个承载着无数深漂梦想的“旧改航母”白石洲,这次看来真的要跟它说再见了!

初识白石洲

密密麻麻的巷子里是密密麻麻的楼。不少楼间距只够一个人通过,从楼里伸出的电线和网线在楼外缠绕交错,纠结成半空中的一片蜘蛛网。

距离深圳知名景区“世界之窗”不过一两公里的地方,城中村白石洲是另一个世界。

花170万盖两栋房出租,3年半回本?带你走进白石洲的历史


**次听到“握手楼”的称呼,会觉得有点夸张。直到走进白石洲时,才真切的感受到什么是“一线天”。

花170万盖两栋房出租,3年半回本?带你走进白石洲的历史


潮湿阴暗的窄巷子,头顶是正在滴水的内衣**,还有轰隆隆吹着热气的破空调室外机。

花170万盖两栋房出租,3年半回本?带你走进白石洲的历史


转身走进菜市街,一股不知名的气味扑面而来令人作呕;污水横流的下水道口和仓皇蹿过的老鼠;电动车呼啸而过....

花170万盖两栋房出租,3年半回本?带你走进白石洲的历史


看房时更是刷新三观!不到20平米的房间里,一张上下铺、一个衣柜和隔断的洗手间。没有任何光线,白天也要开灯,伸手就能够到别人家的窗台。发霉的墙壁、残缺的洗漱台....

不过即使是这样的环境,却依旧有将近15万人愿意留在这里生活。

花170万盖两栋房出租,3年半回本?带你走进白石洲的历史


相隔不到一公里的科技园,随便一间30平方的小公寓租金至少3500元,而白石洲的房子只需要800元。

而且楼下就是全国乃至世界美食的聚居地,可以2元买把菜,五元买几个水果,三五好友可劲儿地喝啤酒,吃着汕头牛肉火锅、重庆火锅、湖南大碗菜、东北烧烤,甚至生猛海鲜,而价格是你在深圳市区内的***。

花170万盖两栋房出租,3年半回本?带你走进白石洲的历史


花170万盖两栋房出租,3年半回本?带你走进白石洲的历史


花170万盖两栋房出租,3年半回本?带你走进白石洲的历史


花170万盖两栋房出租,3年半回本?带你走进白石洲的历史


花170万盖两栋房出租,3年半回本?带你走进白石洲的历史


买完单,老板还乐颠颠地送盘冰冻西瓜,一口咬下去,瓦凉倍甜,恍若梦想实现,人生**随时可见。几百块钱的房租,给了每一个背井离乡的人**限度的宽容。

一碗不到十块钱的粉,就可以温暖一个空荡荡的肠胃,和一颗孤独的心。

这样的理想国,除了白石洲,还能有哪里?

据村民回忆,曾经的白石洲,只是一个建在沙洲上的小渔村而已。北区的江南百货那里原来是个水塘,南区的京基百纳广场原来是一片海,村民们靠出海捕鱼、养蚝、种地为生。

花170万盖两栋房出租,3年半回本?带你走进白石洲的历史


如今,大家常说的白石洲,分为南片区和北片区,版图总面积12.836平方公里,以深南大道为界,南片区为白石洲村,北片区为上白石、下白石、新塘、塘头4村。

花170万盖两栋房出租,3年半回本?带你走进白石洲的历史


也许,现在的你

完全无法想象曾经的白石洲

是怎样的……

曾“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过去的数百年间,白石洲还是一片宁静温馨的山村,这里的村民世世代代以农耕为主,兼或捕鱼及少量农产品加工和手工业,始终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

花170万盖两栋房出租,3年半回本?带你走进白石洲的历史


▲当时深南大道连接村里的入村道路,即现在的沙河街。

“我生活在70年代末,当时这边还是山青水绿,流过来的大沙河水流很清澈,我和村里的小伙伴经常在水里嬉戏、游泳、抓鱼。现在的欢乐谷和世界之窗,当时还是两座山,我们经常无忧无虑的跑上山玩。”在下白石村长大的曾先生告诉南都记者,在每个白石洲村民的记忆中,都镌刻着那个山青水秀、无忧无虑的场景。

“这里的村民,过去同样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虽然村里的经济还不发达,但人们辛勤劳作,生活节奏虽然慢,但环境古朴优美。”——曾先生。

据悉,在1959年11月,佛山专区农垦局在白石洲地域创办国营沙河农场,村民们带土地、耕牛、农具、国林等资源加入农场,转为农场职工,并以自然村为单位成立生产队。

花170万盖两栋房出租,3年半回本?带你走进白石洲的历史

▲1978年的沙河小学。

“当时农场成立后,村民虽然都作为农场职工,但身份没变,还是以耕田种地为主,栽水稻、种甘蔗、花生、大豆,并种植了成片的荔枝和菠萝。”曾先生回忆说,当时的农场职工仍然是分工制,生活也并不富裕,所以有不少人离开了。

但这种情况也没持续多久

后来这里变了!

不少人靠租房“发家”

随着改革开放,沙河农场改称为广东省沙河华侨农场,原先的沙河华侨农场一分为二,各自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那可谓是沙河地域东西片区的分水岭,相比一路高飞的华侨城,白石洲五村的发展脚步缓慢,甚至一度停滞不前,失去方向。”在下白石村长大的曾先生告诉南都记者,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阵痛,也让村民们无法接受,当时的村民们依旧在农场按公分计酬,持农业户口,属农民工性质。

花170万盖两栋房出租,3年半回本?带你走进白石洲的历史

▲1978年底,白石洲**栋小洋楼。

20世纪80年代,深圳被确定为特区,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涌进深圳“淘金”。曾先生告诉南都记者,当时整个深圳的经济实力有限,在引进很多“三来一补”企业的同时,白石洲的很多厂房是村民集资建成。

花170万盖两栋房出租,3年半回本?带你走进白石洲的历史

▲白石洲当年经历的一次大水灾。

90年代,深圳开始搞发展建设,农民工越来越多,出租房供不应求。于是,白石洲开始了一场疯狂的“建楼运动”。村里到处都堆满建筑材料,家里有地的人,就全部拿来建房子;有些外地人投资给村民,盖好房子就分掉。

“在2001年的时候,我们家就拆了两栋平房,然后建了两栋很大的房子,当时花了170多万,可3年半就回本了,你看这利润有多大。”曾先生称,当时村民们纷纷把自家的老房拆除改造、装修,几年的时间,整个村面貌焕然一新。

花170万盖两栋房出租,3年半回本?带你走进白石洲的历史


▲改革开放后,村民收入提高后由瓦房改建为小洋楼。

直到2004年,政府开始加强管理,白石洲城中村格局基本定型。如今的塘头村里,还能看到一片上个世纪建的瓦楞房。

花170万盖两栋房出租,3年半回本?带你走进白石洲的历史


“高楼大厦多了起来,小山坡整平了,道路宽敞了,原有村民们仅出租房收入也平均每年3万元以上,环境和生活好了,过上了城市居民的小康生活。”

但在发展的同时

“租房经济”也给白石洲带来了

新的问题

“握手楼”带来的安全隐患

白石洲凭借着得天独厚的交通便利优势,成为外来者来深落脚的**地。然而,当村里的人越来越多,路越来越窄,楼越来越高时,村民们又有了新的担忧。

花170万盖两栋房出租,3年半回本?带你走进白石洲的历史


错综复杂,见缝插楼,所有的空间都被种下了民屋,连成一片,不见天日,抬头只能看见杂乱缠绕的电线,分不清哪里通向哪里。

在白石村长大的曾先生告诉南都记者,他眼里的白石洲已经呈现出超负荷的运转,它不再是有着漂亮白石头、果香飘园的小村庄,反而渐渐成为“脏乱差”的代名词,这让每位村民痛心疾首。

“虽然大家的生活慢慢好起来了,但是白石洲存在很多的历史遗留问题,留下了很多的违章建筑,不仅是环境跟不上,还存在很大的消防隐患。”曾先生告诉南都记者,长期以来,矗立在深圳大道旁的白石洲,与深圳的形象越来越不符。

花170万盖两栋房出租,3年半回本?带你走进白石洲的历史


当然,看到这个问题的

不仅仅是白石洲的居民们

要“旧改”了!

据了解——

● 2005年,深圳市和南山区两级政府开展白石洲旧村改造的研究工作,白石洲旧改正式拉开序幕。

● 2006年12月29日,为了推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并提升改造白石洲五村片区的管理,在南山区相关职能部门及街道办的统筹指导下,以白石洲五村2075位原村民为股东,成立了深圳市白石洲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2012年12月26日,白石洲城市更新办公室成立后,旧改驶入快车道。

花170万盖两栋房出租,3年半回本?带你走进白石洲的历史


● 2014年3月,深圳市**国土委公示《2014年深圳市城市更新单元计划**批计划》(草案),白石洲旧改项目就被列入其中,这也是白石洲就该**次由传闻变为实质推进的消息。

● 2014年7月4日,深圳市规土委公布的《2014年深圳市城市更新单元计划第二批计划》中,白石洲旧改获得通过。

● 2019年3月,南山区相关部门召开白石洲改造专项会议,要求积极推动改造的各项工作。经过几个月的工作,目前确权工作逐渐进入尾声。

未来,白石洲将变成什么样?

作为推动此项旧改的开发商主体,绿景地产方面透露,白石洲旧改项目将引入众多***企业,打造总部经济。

官方资料显示,项目定位为以居住商务功能为主导的城市综合体,计容总开发面积358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面共125万平方米,商务公寓112万平方米。

根据**,其中三分之一为住宅、人才公寓和保障性住房,均以小户型为主;三分之一为公寓,服务周边城市中心的高薪白领人群;三分之一为商业办公和酒店,提供多元化办公购物休闲体验。

花170万盖两栋房出租,3年半回本?带你走进白石洲的历史


相信绝大部分从外地来深圳的人都有过一段或长或短的在白石洲生活的记忆。

那么租住在这里的人,对白石洲究竟有着怎样的情感呢?

张生

对我来说,白石洲就是整个深圳

30多岁 来自福建

早餐店老板 圳龄9年

我和老婆在白石洲开店9年,每天早上4点起来准备,中午1点半关门,下午打扫卫生。每天都很累,忙完之后也没精力了,虽然来了这么多年但没怎么在外面玩过,到处都是年轻人。对我来说,*熟悉的就是白石洲。

花170万盖两栋房出租,3年半回本?带你走进白石洲的历史

▲凌晨4点准备开店的老板娘

我们租的1房1厅,每月房租1200,虽然每天能赚1000多块钱,但是老家还有3个孩子要养,**的才8岁,压力还是挺大的。白石洲虽然环境差点,但对我们来说也就是个睡觉的地方,这就够了。平时也不敢和孩子视频聊天,怕他们看到窘迫,一般两三天打一个电话。

花170万盖两栋房出租,3年半回本?带你走进白石洲的历史

▲中午卖得差不多,店里没多少人

当初来白石洲就是因为家里生意不好做,而这里给了我赚钱的机会,一做就是9年。基本来过一次的客人我都能记住他们的饮食偏好,所以熟客很多,就像认识多年的朋友。白石洲要拆是迟早的事,刚知道的时候慌了手脚,感觉没有头绪,现在走一步看一步吧,白石洲没了,我也不得不走

王生

等白石洲拆了,我们全家就回老家

50多岁 便利店老板

来自安徽 圳龄11年

*早来深圳是1990年,那时候和老婆一起做散跑生意,卖点小玩意,晚上住在东莞,早上背着包进关内走街串巷,生意好的时候能卖100多块钱。那时候想进关内不容易,入关许可证还要两个月换一次。白石洲当年还是一个农场,零散几栋矮房子,没想到几年之后就盖满了农民房

花170万盖两栋房出租,3年半回本?带你走进白石洲的历史

▲白石洲夜景

1995年离开深圳,开始去其他城市散跑,全国绝大多数城市都跑遍了。*喜欢的城市不是深圳,但为了做生意考虑,2010年我又来到了深圳,带着一家老小。深圳气候好,一年四季都可以做生意,不像北方冬天没人出门。现在每年靠开便利店,净利润也有10万左右,店不大但回头客多。

花170万盖两栋房出租,3年半回本?带你走进白石洲的历史

▲忙着招呼客人的老板

我们租的1房1厅房租1100,便利店房租2000,两边都可以住人,一家五口勉强能住下去。现在回头看,当年没买房是没眼光,如今深圳房价高也放弃了,把全家的积蓄都花在买房上不划算,在这里也没法扎根,终究觉得自己不是深圳人

花170万盖两栋房出租,3年半回本?带你走进白石洲的历史

▲王生老伴儿带孙子去上学

在老家只花了20多万就盖了三层楼,每层150多平,在县城也有一套学位房,等孙子回去上学住。等白石洲拆了,我们全家就回老家,我也可以休息一下,不会像现在这么累。

郑生

没有农民房,就没有现在的深圳

50多岁 退休

来自潮州 圳龄27年

走过很多城市,*喜欢深圳,所以1989年部队转业选择来深圳,与其说深圳没有人情味,不如说这是民主法制健全的体现,这也是我很看重的。

我当时在华侨城锦绣中华民俗村上班,单位分了80平2房1厅,后来觉得一家人住得太挤,就买了新堂花园,当年新堂花园2400元/平,我买的144平4房2厅。那时候周围还没有多少农民房,白石洲还是农场,没想到几十年之后成为10几万人安身立命的地方。

花170万盖两栋房出租,3年半回本?带你走进白石洲的历史

▲新堂花园

农民房对深圳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深圳有**,很大程度上因为有农民房,它以较低的成本容纳了数以万计的外来人,是这些人在推动深圳发展。到**农民房要拆,十几万人要重新选择居住地,也是城市自然发展的过程,不可能人人能买得起房

花170万盖两栋房出租,3年半回本?带你走进白石洲的历史

▲郑生在新堂花园的家中

虽然我有自己的房子,但平时的生活圈也都在白石洲,交通、生活都很方便,等到拆迁的时候,肯定还是选择要房子,周围的新楼盘都已经卖到8万了,这就是深圳的现实

年轻人也不要过于急躁,“从奴隶到将军”不可能一步到位,我到37岁也还是蜗居在大集体宿舍,在深圳想要出人头地总要经过磨练,选择一个奋斗的地方很重要

深圳就是这样,即便是买了房的人,也是剥了几层皮才走到**的,年轻人不要总想着来了就享受一切,要脚踏实地去奋斗。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机会,我的机会也是靠自己抓住的。

黄俊

在深圳,*常做的事情是加班

22岁 文案策划

来自河南信阳 圳龄1年

2015年8月来深圳,一直从事文案策划这个职业,其实我的梦想是能够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创业。喜欢深圳充满了机会,能学到很多的东西,但不喜欢深圳的冷漠。对深圳没有很大的想象,所以落脚白石洲也没有多大落差。

花170万盖两栋房出租,3年半回本?带你走进白石洲的历史

▲白石洲商业街

因为当时姐姐住在白石洲,我的工作在科技园,为了方便,就在这里住下了。除了有点脏乱之外,其他都还好。我住的地方每个月房租2000左右,占了工资一小半,虽然存不了多少钱,好在房子很敞亮,住着比较舒服。

花170万盖两栋房出租,3年半回本?带你走进白石洲的历史

▲黄俊平时喜欢画画

白石洲拆迁应该在3-5年内才会实现,我不喜欢搬家,所以暂时不准备动。如果拆了,我应该会搬到龙华那边去吧,虽然有点远,但环境很好,很干净。

对购房者来说,白石洲拆迁是成为亿万富翁的机会,但是对于像我这样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来说,意味着一次大迁徙,压力又大了。

花170万盖两栋房出租,3年半回本?带你走进白石洲的历史

▲拥挤的白石洲公交站

没有想过在深圳买房,因为买不起。但是我有打算在惠州、东莞、虎门一带买,因为深圳未来肯定会像北京、上海、东京一样,由单一化变成多极化,所以我觉得在那些地方买跟在深圳买,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而且那些地方的房价应该是在我的承受范围内。

现在*常做的事情就是加班,这里没有深交的朋友,没有特别喜欢去的地方。虽然在深圳从来没有过归属感,但是却觉得自己是深圳人,因为深圳是个会包容的城市,不会排挤。虽然买不起房,但还是有很多其他的机会

底部图片.jpg

责任编辑:陆万芳
  • 请选择意向区域
    • 龙岗
    •  ├坪地
    •  ├坂田
    •  ├双龙
    •  ├横岗
    •  ├布吉
    •  ├平湖
    •  ├大运新城
    •  ├丹竹头
    •  ├龙岗中心城
    •  ├宝荷
    •  ├龙东
    • 龙华
    •  ├民治
    •  ├观澜
    •  ├龙华中心
    •  ├上塘
    •  ├红山
    •  ├梅林关
    •  ├清湖
    •  ├北站
    •  ├龙胜
    •  ├大浪
    • 宝安
    •  ├西乡
    •  ├桃源居
    •  ├新安
    •  ├宝安中心
    •  ├石岩
    •  ├曦城
    •  ├福永
    •  ├固戍
    •  ├航城
    •  ├沙井
    •  ├翻身
    •  ├碧海
    •  ├尖岗山
    •  ├松岗
    • 南山
    •  ├蛇口
    •  ├科技园
    •  ├前海
    •  ├红树湾
    •  ├大学城
    •  ├西丽
    •  ├深圳湾
    •  ├华侨城
    •  ├南山中心
    •  ├南头
    •  ├后海
    •  ├白石洲
    • 福田
    •  ├香蜜湖
    •  ├皇岗
    •  ├梅林
    •  ├华强南
    •  ├华强北
    •  ├上步
    •  ├福田中心
    •  ├景田
    •  ├石厦
    •  ├竹子林
    •  ├银湖
    •  ├八卦岭
    •  ├福田保税区
    •  ├莲花
    •  ├百花
    •  ├上下沙
    •  ├车公庙
    •  ├园岭
    •  ├黄木岗
    •  ├新洲
    •  ├赤尾
    •  ├沙尾
    •  ├香梅北
    • 罗湖
    •  ├地王
    •  ├黄贝岭
    •  ├万象城
    •  ├莲塘
    •  ├银湖
    •  ├洪湖
    •  ├罗湖口岸
    •  ├布心
    •  ├翠竹
    •  ├东门
    •  ├笋岗
    •  ├春风路
    •  ├百仕达
    •  ├清水河
    •  ├ 螺岭
    •  ├新秀
    • 坪山
    • 盐田
    •  ├梅沙
    •  ├沙头角
    •  ├盐田港
    • 大鹏新区
    • 光明新区
    •  ├公明
    •  ├光明
    • 惠州
    • 东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