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历程中,深圳地产业一直扮演着先锋者角色。
除了众所周知的全国土地**拍,初步统计,深圳还诞生过这些“**”:****家物业公司、****间中介公司、****栋商品房、全国物业**法、****个业委会、****个小区会所、全国***合资建筑师事务所、全国***招标工程……
过去40年,深圳地产业在居住、商业、工业、写字楼、旅游等领域打造了行业标杆,也向全国传播了先进的开发理念、规章制度、设计思想、物管精神。
如今,深圳地产业正经历变局。近年,**确定了“租购并举”的住房政策,深圳更是确定了以保障房为主体的发展目标,未来,城市更新项目与租赁市场将成为群雄并争的“战场”,另一方面,一些拿地少、融资难的房企,也将面临退出市场的压力。
梳理过往40年地产业重大节点事件可知,深圳地产业的发展一定离不开**政策大力支持,也离不开各类先锋人士、企业主体的投入参与。围绕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多动能发展的主旋律一直没有变化。
未来10年、40年,深圳地产业将开启怎样的新篇章?我们拭目以待。
用闯劲探索土地改革新路
1987年12月1日下午,深圳会堂,时任深圳市**局局长刘佳胜敲下了新中国历史上土地拍卖**槌,占地8588平方米的东晓花园地块被当时直属于深圳市房地产管理局的深圳市经济特区房地产公司(深房集团前身)在17**以内,以525万元***价夺标,并建成当时深圳***的商品房住宅小区。
实际上,深圳此前已经通过协议、招标方式有偿有期出让了两块土地,加上本次拍卖,三块土地加起来,政府得到土地费2336.88万元,等于特区在1985年、1986年两年全部的土地费用收入。
此后1个月,广东省人大颁布了《广东省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条例》,将深圳进行有偿有期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及时以立法形式予以确认;3个月后,1988年4月,全国人大修宪,在宪法第十条第四款“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后面,加上了“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的条文。